欢迎访问新娘说,婚纱照片欣赏与图片分享,尽在新娘说!www.xnshuo.com

快捷导航: 花海 - 校园 - 田园 - 室内 - 浪漫 - 个性 - 明星 - 韩式 - 性感 - 古装
新娘说

www.xnshuo.com

婚嫁知识百科

攻略

主页 > 婚礼筹备 > 结婚习俗 > 正文 >

鄂伦春族传统婚俗习惯盘点

时间:2018-02-09 18:23来源: xnshuo.com 点击:

对于少数名族的婚俗习惯是不少网友们所好奇的,那么鄂伦春族传统婚俗习惯是怎样的,都有怎样的过程呢?下面我们就来具体了解下吧。

【相关阅读】高山族结婚习俗  珞巴族婚俗习惯  塔塔尔族结婚习俗

鄂伦春族传统婚俗习惯

鄂伦春人的婚事,一般经过求婚、认亲、过彩礼和婚礼四个过程。

求婚,男孩到15~16岁,女孩到14~15岁,家里就要为他们张罗婚事。求婚由男家提出,男方父母看中了某家的姑娘,就托媒人去求婚。认亲:求婚成功后,媒人和男方的母亲等带着烧酒、野猪肉到女方家,男子给女方长辈磕头,唯不给岳父母磕头。过彩礼:彩礼一般是2—3匹马、两桶酒、两口野猪。

 

求婚

过去一般都是两家老人做主包办婚姻,有的是指腹为婚或定娃娃亲,现在大多数是请人说媒。媒人一般都是男方的亲属或朋友,并且对女方家也比较熟悉,多是能说会道、能办事的中年妇女。男方看中某家的姑娘后,就请媒人带着酒肉到女方家求亲。按照惯例,在求亲过程中,女方家不能马上答应亲事,双方都先说些客套话,然后女方家需要了解小伙子的人品,是不是好猎手,还要征求叔伯、舅舅等亲属的意见,这样一般反复两三次才能确定下来。如果女方的父母同意了这门亲事,喝了媒人的酒,求婚就算成功了。

 

认亲

求婚成功后,小伙子会在母亲、媒人及亲友的陪伴下,备上好酒好肉来到女方家给长辈们敬酒磕头,举行认亲仪式。认亲后这门亲事就得到了鄂伦春社会的承认,受到氏族制度的约束和保护。认亲后的鄂伦春小伙子改穿镶边绣花的皮袍,姑娘开始把头发盘起来,别人一看就知道是订了婚的人。以前一些鄂伦春部落在认亲后就可以在女方家同房了,这种习俗一方面是母系氏族社会遗风的体现,另一方面也是因为清代鄂伦春青年男子经常被强行拉去当兵征战,生死难料,指望早点留个后代。

过彩礼。过彩礼的主要目的不是要钱要物,而是双方长辈正式见面,建立亲戚关系,约定婚期。婆家送的彩礼主要是马匹、猎物、酒,彩礼的多少根据家庭状况量力而行,条件好的家庭送4-6匹马,差一些的送1匹也可以。期间,女方父母要设宴招待女儿未来的公婆,联络感情,商定婚礼的具体事项。婚期确定后,女方也要准备大致相当的陪嫁。

 

婚礼

婚期临近,闻讯的亲友们都争相送礼品或帮着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婆家要为新婚夫妇搭建新的“仙人柱”,用上百条狍腿皮拼成有美丽花纹的狍皮褥子铺床,上面是用七八张染成金黄色的狍皮缝成绣着连绵不断云纹的双人被。娘家用桦树皮做成雕刻着南绰罗花的箱、盒陪嫁,祝愿小伙子有了姑娘的陪伴再不会孤单。

婚礼前,新郎要在兄弟姐妹的陪伴下去接新娘,新娘家也要相应组成一支送亲的队伍。送亲之日,人们骑着自己最好的骏马,长辈们亲热地交谈着走在队伍的前面,跟在后面的青年人不停地嬉笑高歌,簇拥着新人一路浩浩荡荡、欢天喜地,时而赛马,时而竞歌,十分热闹。由于鄂伦春族不同氏族之间的宿营地有时相距比较远,在这种情况下,迎亲送亲需要几天的时间。

攻略分类
热门攻略
最新图文
关于我们人才招聘广告服务商家入驻联系我们服务条款免责声明投诉意见
© 2014-2015 xnsh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娘说 版权所有 禁止非法复制 黔ICP备14006116号 投诉电话:0755-61613809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联系方式:admin@xnshu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