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族婚嫁习俗 满族文化的经典
满族广泛分布在中国各地,其中以辽宁、吉林、黑龙江、河北、内蒙古等省区和北京市较为集中。由于历史的演进、文化的变迁、生活环境和生存状态的巨大变化,原汁原味的满族风情日渐稀少。下面就来看看满族婚嫁习俗。
满族婚嫁习俗简介:
提起满族的婚俗,得从一段满族的神话故事讲起:长白圣母佛库仑,有一天在天池沐浴,见到一只嘴噙朱果的五彩灵鸟飞来,她上前去抱,不料朱果洽巧落入她的口中,因此怀揣有孕,生下始祖布库里雍顺。这是母系氏族社会的真实写照,也说明满族的婚俗是从群婚制、对偶婚制、最后发展到一夫一妻制的。满族入主中原以后,婚俗受到汉族的影响,禁止了早婚,取缔了收继婚,婚姻仪式也渗入了汉族婚俗的许多成分,但直到清末民初,满族的婚嫁依然保持着很多固有的传统风俗。
说媒:
早期满族和汉族之间是不能通婚的,此所谓“旗民不交产,满汉不通婚。”不但满汉之间不能通婚,同一个部落或氏族之间也不能通婚,这方面的限制是比较严格的。如同汉族一样,过去满族青年男女很少采取自由恋爱的方式,婚姻大事都是由双方的父母包办。男女青年到了该成家立业的时候,父母即请媒人为之物色合适的人选,若是父母看中,即可确定婚事。请媒人说亲的时候以头饰作为标记信物。如果女方收下信物,就说明女方愿意与男方家谈亲;若是遭到拒绝,媒人即将信物带回。
定亲:
这一仪式在满族中是在男方家中举行的。由村落中的头人主持这一仪式,双方家族的长者(穆昆达)、父母和媒人参加。双方父母向新人赠送礼物,赠送给男方的是乌拉(鞋子),赠送给女方的则是阿库蜜(鹿皮长袍)。喜宴比较简单,主持人做简短的祝愿,同时请萨满选择吉日良辰成亲。从此开始男女双方都必须小心地回避对方,不但不能在一起谈话,也不能见面,不能在一起。这样直到结婚以后。过去这是一条很严格的规矩,一般都写在家法或族规里面。
婚礼:
这是满族婚礼中第三个程序。满族婚礼一般都是比较隆重的,全村人都要前来祝贺。在结婚的前一天就要办好喜宴,接待宾客。宾客们前来贺喜时,都要带上自己的礼物,如猪、鹿、鱼、雁等猎物,山果、蜂蜜等食物,还有衣料等。衣料的质地都要选上好的鹿皮和其他兽皮、鱼皮等。婚礼由男方家庭的族长主持,接待宾客,互相道喜,举行所谓“婚祭”。婚祭的目的是为了驱除邪恶祈求吉祥。从娱乐的角度来讲,也是萨满表演的一次盛大的舞蹈,欢迎客人渲染喜庆气氛。不过婚祭主要还是一种具有宗教性的仪式。举行“婚祭”时要先在室内西墙上供奉祖先的牌位,神位的木匣上面贴着“挂钱”。下面的炕上摆放着供桌,桌上摆列着供品和五只香炉,每只香炉里面都点着四根香。萨满引着新郎跪在祖先的神位前面,萨满即可击鼓唱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