闹伴娘是哪里的习俗 是一种应该破除的恶俗
对于闹伴娘习俗很多人都有着一种不好的印象,也确实是这样,大部分的人们觉得闹伴娘的习俗是一种婚嫁陋俗,应该破除。那么究竟闹伴娘是哪里的习俗,其起源又是怎样的,没有什么特点,关于闹伴娘有哪些相关法律,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闹伴娘是哪里的习俗?
“闹伴娘”是汉族传统婚礼习俗“闹洞房”在21世纪初产生的一种变体,是以玩笑的形式来戏谑和捉弄当事人的风俗,存在于中国的一些村子。该种风俗对伴娘的身心造成极大的伤害,是一种恶俗。
“闹房”又称“吵房”、“戏弄新妇”等,是在汉代就已存在的一种风俗,曹操与袁绍少年时甚至还将新妇劫持了出来。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举行完结婚仪式,新娘进入洞房,亲戚邻里要和新娘开些玩笑,俗称“闹房”,也有恶作剧的。中国解放后,基本延续了解放前的婚俗;
1966年开始,旧的婚俗在列于破“四旧”运动的旧风俗中,政府主张婚事新办,简单化、反对封建迷信和铺张浪费,婚礼仪式变得很简单。20世纪80年代,随着人们思想观念开始解放,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被强制删除、简化的民俗被村民们重新捡拾起来,如燎轿、闹房、听房等基本上都恢复到以前的状态。
20世纪90年代以后,婚俗出现了新的发展动向,从这一时期开始,女方送亲的队伍里多了两个伴娘,一般由新娘关系好的未婚女孩来担当;2009年前后,“闹伴娘”的风俗开始在一些村子流行。
闹伴娘习俗特点
一、内容形式
闹洞房的时间是在新郎新娘入了洞房之后,地点大都在洞房之内,也有在迎亲路上、结婚典礼上闹的习俗;内容大都为变着法使一对新人,尤其是新娘处于尴尬难堪的境地,在作为样本的山东某村,20世纪90年代以前一直是以对新娘进行人身攻击的方式为主,如冷不丁地推一把,1977年时还有人动手打新娘,90年代以后出现比较文明的闹法:让新郎新娘咬苹果、咬花生、吻新娘、新娘点烟等,21世纪初很少再有“武闹”的了,虽说还有推一把搡一把的情况,但也都是点到为止;另外也有个别已婚的妇女在结婚典礼和磕头礼上,新娘鞠躬鞠得不够深时,用手猛按她的头的方式 。
在聊城,闹伴娘有的跟着新人一起遭殃,有的成了众人折磨的对象:新郎的好朋友要么几人叠罗汉、要么一起把伴娘抬起来扔,也有把伴娘和伴郎往一块拥,把酱油醋装在喷水枪里往伴娘衣服上喷等。(如何闹洞房 教你最热闹的闹洞房小游戏)
二、参加人员
参加闹房的人员:长辈和兄长基本不参与,亲戚不闹,都是邻居同辈、晚辈的闹,虽然有“三日无大小”之说,但大都是新郎平辈的或辈分更低的小伙,也有个别的已婚妇女也参与闹新娘。(闹洞房方法 既好玩又不至于太过火的小游戏)
闹洞房的对象大都是新娘,21世纪以来开始兴“不闹新娘闹伴娘”之说,使年轻的未婚小姑娘都不再愿意给人当伴娘;也出现了闹新郎的。
调查个案:2006年山东某村,男方到新娘家迎亲,新娘的小姐妹不让新郎接近新娘、象征性地推搡了伴郎两下(乱伴郎),入洞房后随新娘到达新郎家的两个伴娘拿彩条喷新郎、还不停地推搡他(乱新郎),新郎的同学朋友让新娘给他们点烟(“文闹”)。
职业伴娘:新娘喝多了,伴娘就必须挡酒;婚礼上总会遇到一些新郎的兄弟伙喜欢闹伴娘,有一次新郎的一个单身兄弟开伴娘玩笑,抱过去还要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