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农村结婚习俗 传统的婚嫁风俗习惯
结婚是人生最大的喜事,男女双方当事人和家庭均十分慎重,依礼而行,生怕有所疏漏,落个不是,招人议论。昔时婚嫁,重门当户对,轻聘礼,从定亲到结娇,都有哪些婚嫁风俗习惯以及程序礼仪呢?今天,wed114结婚网小编为大家分享江西农村结婚习俗,盘点传统的婚嫁风俗习惯。
【小编推荐】江西省产假规定 江西婚假国家规定 江西农村婚庆乐曲
江西农村结婚习俗一、踏家地
男方通过媒人到女方家说亲,女方家在初步答应亲事后,要择日上门对男方进行考察,俗称“踏家地”。亲事成不成,要根据考察情况来定,所以男女双方都很爪视。踏家地那天,女方的父母,亲属等人,来到男方家,对未来的女婿及其家庭经济、人口、男方父母性格为人等情况进行了解察看;男方不但要摆洒席隆重款待,对每个前来察看的人还须赠送红包,不能有丝毫怠慢。
江西农村结婚习俗二、下定
即定亲。踏家地后,男女双方还须将各自生辰八字请算命先生查看是否有冲撞。如无妨碍,女方又未提出反对意见,男方就可择日携带酒、烟、鱼、肉、糕点、鸡蛋等礼物,到女方家定亲,俗称“下定”,女方如收下礼物,亲事就讲定了;如不收,则作罢论。下定后,女方须请亲朋喝下定酒,亦即告之于众。
江西农村结婚习俗三、迎娶
下定之后,男方选好结婚吉日良辰,写好结婚佳期帖送至女方家征求怠见;女方父毋及有关亲属与男方送佳期帖之人(一般均为男方亲属)经过共同协商,议定并点红烛、用红纸书写婚期正单和礼单,交付男方。吉日前两天,男方按礼单将礼品送至女方家中,称为“担桶”;女方收下礼品后,将嫁妆一一分杠捆扎,点鞭炮送出家门,每杠嫁妆放一次爆竹,由担桶之人抬回男方家中。吉日前一天下午,男方请亲朋三人来女方家中迎娶新娘。有趣的是,迎娶之人到女方家门口后,女方家大门关闭,迎亲之人须边放爆竹,边将开门红包从门缝中送进去;女方一般由新娘的兄弟在门后接收红包,如对送进来的红包里的钱不满意,可将红包从门缝中送出,外面见红包送回后,打开加放钱,包好再从门缝中送进去,如还不满意,还可送出来,如此反复,直到满意后才打开大门,让迎亲的人进屋。这期间,迎亲的爆竹须响个不停。这种礼俗,意在增加热闹气氛和情趣,不在加钱多少。女方家请亲朋来陪迎亲的人喝宴酒,筵席完后,到出嫁吉时,由伴娘带新娘向父母、长辈一一告辞,每位长辈须送给新娘“辞堂红包”,而后由人背送新娘上轿。婺源习俗,称女伴娘为“鸡婆”,背新娘上轿的男人为“鸡公”。被请来做“鸡公”“鸡婆”的人,必须是儿女双全、身体健康、家境良好的“好命人”。